生薑開胃去腥,老薑暖胃潤肺

生薑、粉薑、老薑、薑母,不同的薑齡也有著不同的風味和口感,不但在料理上有不同適合的地方,吃的時機和場合更有所不同。

吃壽司的時候除了醬油和山葵,總不忘夾一片生薑入口,去腥味外,淡淡的薑香和爽脆的口感令人上癮。

煲湯時加入的薑塊,老薑獨有的薑辛辣味,喝來暖胃又除體內的寒氣。

而生理期時一塊甜甜的薑糖或是一杯溫熱的薑母茶,又減緩不適的感覺,也甜到心坎裡。

生薑老薑這樣分

薑會因為採收期不同,在土裡生長的時間長短差異,不同階段有不同風味和口感。

 

薑會因為採收期不同,在土裡生長的時間長短差異,不同階段有不同風味和口感。有著紫紅色鱗片的生薑,口感最細嫩。塊莖肥大肉質厚的肉薑,性溫能健胃。表面乾皺味道最為辛辣的老薑,適合進補促進血液循環。

嫩薑:四個月採收

還未完全成熟,口感最細嫩,纖維和莖皮都軟更富含水分且多汁,相較起來也不辣。

嫩薑特有的紫紅色鱗片,所以又稱「紫薑、子薑」。

因為嫩薑性涼,最適合做為開胃使用,去腥提味的生薑既能磨成薑泥拌入醬油,也能醃漬起來存放。

粉薑:六個月採收

把薑種到塊莖變得肥大又飽滿時採收,外皮也從嫩薑的黃白轉為土黃色,肉質厚口感又細緻的粉薑,又有「肉薑」一稱。

粉薑性溫,最適合和寒涼的食物一起煮,吃粉薑可以健胃津脾,可以代替老薑使用。

老薑:十個月採收

俗話說:「薑是老的辣」,當薑皮開始轉為黃褐色、塊莖縮瘦、表面乾皺,就知道老薑熟了。

老薑含有豐富的薑辣素,味道最辛辣辣,溫熱適合進補和促進血液循環,暖胃潤肺、幫助祛濕除風寒。

要保存老薑適合放在室溫乾燥通風處,可不像嫩薑要放到冰箱,冷藏可是會讓水分揮發而乾掉喔!

薑母:老薑不採收種到隔年長出子薑

薑母種植時間長,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都高,除了含有薑油稀,可以幫助活血化瘀,更有含薑黃素,防止血管增生、血小板聚集,預防中風和抑制癌細胞。

這麼多種薑,你知道不同季節要吃的薑不一樣嗎?

薑這樣吃

雖然都是薑,各時期性質卻不一樣,各自有適合的季節和吃法,跟著好米芽看看吧!

  1. 夏天吃醃漬嫩薑,開胃退火
    嫩薑夏天吃。嫩薑洗淨塵土,去皮並選用比較不辣的尾端,先用鹽醃漬一天去除苦澀味,瀝乾水分並擠出多餘水分拌入糖和醋醃漬即可。
    嫩薑性涼,適合在火氣大的夏天吃,除了降火之外更能幫助開開胃。
    而嫩薑適合醃漬,先用鹽醃過去除苦苦澀澀的味道,擠出多餘的水分後拌入糖和醋醃漬冷藏,涼涼的又脆又甜,放入罐中冷藏更能存放兩周。
  2. 夏末秋初吃粉薑,爆香味道好
    粉薑夏末秋季吃。切片或切絲的粉煎,料理時先編過更添薑香,曬乾的薑片或去皮的薑塊,可以用來煮一壺薑茶適應逐漸轉寒的天氣,磨成薑泥也能燒一道薑汁燒肉!
    粉薑性溫,又所謂「冬吃蘿蔔夏吃薑」,這時候8到11月也逢粉薑的盛產期,吃粉薑能除體內的寒氣,讓長期窩在冷氣房的身體濕氣排出去。
    料裡前將粉薑先「煸過」爆香,會讓料理更添層次和薑香氣。而粉薑的價格比老薑便宜且比較溫和,烘乾或曬乾泡做薑茶也很合適!
  3. 冬天用老薑進補,暖胃潤肺
    老薑冬天吃。老薑切片用小火慢煎到邊緣微微捲起,而薑可不能煮久,否則豐富的薑醇會過度揮發喔~手腳冰冷或時常咳嗽可以吃有老薑的料理調養調養

    老薑從11月底開始盛產,特別溫熱祛寒氣,尤其適合有手腳冰冷、容易咳嗽的人進補,老薑也含有精油「薑醇」,薑茶或薑母鴨等料裡如果加入老薑,煮得太久可能會害營養給揮發掉喔。

搞不懂什麼季節吃什麼?沒關係,你還可以選擇老薑麥芽糖~

老薑麥芽糖這樣吃,甜甜的糖水你想怎麼搭?配上豆花就是薑汁豆花,配上元宵就是薑汁湯圓~

夏天吃甜湯、冬天吃元宵,只要一點甜甜的老薑麥芽糖,薑香簡單入味、古法麥芽的香甜,吃出你的薑味style!老薑這樣吃

加入好友

點我加入好米芽LINE@,接收當季食材資訊、健康養生議題,又能拿優惠券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