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際不打小孩日|拒絕體罰孩子,用愛溝通包容

國際不打小孩日

你有聽過國際不打小孩日嗎?

這個節日和所有爸爸媽媽都息息相關,身為家長你一定要知道!先來談談平常你是用什麼方式教育孩子呢?是俗語說的方法「不打不成器」嗎?還是愛的教育呢?這篇文章讓我們來了解「國際不打小孩日」的由來、談談體罰對孩子的影響,以及是否有其他更好的教育方式?

 

關於國際不打小孩日的由來

每年的 4/30 是國際不打小孩日,這個節日希望家長可以用理性、溫和的態度教育孩子,而不是用言語、行為體罰小朋友。

節日由美國反體罰組織於1998年發起,呼籲家長們教育可以用更和諧的方式進行。因為體罰可能會對孩子造成許多負面的影響。

 

體罰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有哪些?

國際不打小孩日

有時候家長為了立刻制止小朋友的錯誤行為,會用嚴厲責罵或體罰的方式讓孩子記取教訓。而自古以來的傳統教育方式,甚至讓有些家長覺得不打不成器。不過其實研究指出,體罰是會對孩子的身心靈造成負面影響的!

像是:

1.形成暴力傾向:受過體罰的小朋友,長大後可能較容易有暴力傾向,不管是在學校霸凌其他孩子,或者長大後對伴侶施暴。

2.親子關係疏遠:體罰也會讓孩子和爸媽關係更加疏遠,管教孩子不該是用暴力,應該是理性、堅定、溫柔對待。

3.孩子自信心低落:經常性的體罰與言語責罵,也會造成孩子自尊心低落。每個小朋友都是獨一無二的,用愛包容、溝通才是正確的教育之道。

 

拒絕體罰!「溝通」、「包容」實施愛的教育

國際不打小孩日

除了體罰外還有相當多方式可以教育孩子,其中「溝通」、「包容」是最重要的!當孩子犯錯時先別急著打罵小孩,爸媽應該先冷靜下來,用理性的態度和孩子溝通,詢問剛剛發生什麼事了?你為什麼這樣做?

了解孩子所遇到的困難後,再用溝通的方式教育他們,最後一起討論下次碰到相同狀況時,可以用哪些更好的解決方式。這樣做不但更能培養孩子的自信、穩定情緒,還可以拉近親子關係。希望各位爸爸媽媽都可以善用「愛的教育、拒絕體罰」,幫助孩子成長。

 

 

本篇文章撰寫編輯、圖文插畫:Pegi

一個透過插畫、攝影、文字記錄生活的圖文作家,更多插畫這邊看 》》PG夫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