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習俗|澎湖的乞龜文化

元宵節、烏龜節,澎湖的乞龜文化-台灣傳統習俗

元宵節吃元宵、提燈籠、看花燈、猜燈謎,街上點綴的金光閃閃,滿是紅花燈籠好不喜氣,廟口也架起了竹棚唱起歌仔戲,祈求神明保佑平安。

而在南台灣的澎湖,又有特別的元宵節文化-乞龜,就讓好物誌來介紹這個特別的台灣習俗~

乞龜,向神明乞討祥瑞

「乞龜乞綵乞平安」

龜是傳統中的瑞獸,早時看天吃飯,偶而遇上歉收年關難過,於是廟宇便用糯米、五穀米、麵粉製成印有龜紋的麵點,供信徒前往廟宇請示神明擲筊,若經許可就可以求一份糕點回去度年關。而得到神明幫助的信徒,來年在回報龜紋糕點給神明。

而龜也與「歸」同音,乞龜同時也是為海上工作的人祈求平安歸來。

日興月異的乞龜文化

而現在保留了祈求平安的習俗,龜紋糕點也有了更多形式,廟宇所製作的米龜也越來越盛大,甚至創下金氏世界紀錄,可說是又熱鬧又充滿節慶味,也難怪有人說澎湖的元宵熱鬧更勝春節。

各式各樣的「龜」

除了傳統用麵粉和糖水做的「肪片龜」,還有麵龜、沙琪瑪龜、紅龜粿、糖龜等各式食材做成的龜,也有用銅錢疊成的「金錢龜」和金黃的「黃金龜」,誰能把龜求回家也是每年亮眼的活動。

用麵粉和糖水做的「肪片龜」
肪片龜的身上會以食用色素畫製龜甲和圖案,也有會寫上文字,更大隻作為供奉神明用的肪片龜還會在龜甲上寫明幾兩重。

 

拜拜用米香龜,純天然爆米香搭配16組好運圖案,讓你食來運轉、好運龜來

用龜的意象祈求「好運龜來」

好米芽同樣有一款用傳統爆米香做成龜形狀的米香龜,搭配紅金盒子和可以旋轉的轉盤,16種好運圖示希望大家拜拜祈求都能「食來運轉」。

拜拜就拜米香龜,立即下訂

拜拜用米香龜,純天然爆米香搭配16組好運圖案,讓你食來運轉、好運龜來 拜拜用米香龜,純天然爆米香搭配16組好運圖案,讓你食來運轉、好運龜來 拜拜用米香龜,純天然爆米香搭配16組好運圖案,讓你食來運轉、好運龜來

相關閱讀:

冬至吃湯圓,元宵吃元宵:搓湯圓、滾元宵,湯圓作法不一樣

湯圓百百種,你愛哪一味:芝麻、花生、鹹湯圓,湯圓你愛哪一味

加入好友

點我加入好米芽LINE@,接收當季食材資訊、健康養生議題,又能拿優惠券唷!